上海保交所:为全球风险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开栏语:

  近日,2025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成功举办。为汇聚行业智慧、启迪发展思路,中国金融传媒策划了“对话再保险”系列访谈。为传播核心观点、深化交流成果,现开设专栏,刊发系列访谈内容,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谭乐之

  上海保险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保交所”)正以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交易中心”)为契机,通过规则创新、生态构建与国际对接,践行再保险领域的职责使命。从打通交易堵点到升级生态赋能,从凝聚行业合力到贡献“中国智慧”,上海保交所正稳步推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为国家金融安全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筑牢根基。特此,《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了上海保险交易所总经理李峰。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围绕三大目标推进

  《中国银行保险报》:如何理解上海保交所在再保险领域的职责使命?

  李峰: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科技革命、资本布局深度重构。再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既是国内大市场的风险保障,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2024年末,上海保交所正式设立登记交易中心,其核心使命是发挥行业公共组织作用,降本提效以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中国银行保险报》:推动中国保险市场与国际市场“同频”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打通国际再保险交易堵点?

  李峰: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需久久为功,当前挑战有三:一是国内再保险市场发展不充分,人才、产品、风控与国际成熟市场有差距;二是行业操作惯性阻碍新型市场体系构建,机构流程与人员习惯调整面临转换成本;三是再保险业务全球流动,唯有让参与方获得切实利益,新型市场交易体系才能获国际认可。

  为应对挑战,上海保交所与行业共商共建。目前,登记交易中心围绕“机构集聚中心”“业务交易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三大目标推进,已发布8项配套业务规则,通过统一交易信息登记,集成行业数据库,摸清风险底数,打造风险图谱等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合同、账单、赔付等集中化交易提升公司间交易标准化水平,推动与国际接轨。登记交易中心规范、透明、可穿透的交易环境获监管认可,并在保费统计、偿付能力、跨境支付便利等方面获政策支持,后续还将完善履约管理、跨境交易、风险分散工具创新,便利境内机构参与国际业务。

  从撮合交易延伸至生态赋能

  《中国银行保险报》:上海保交所如何依托公信力平台,实现从“交易场所”向“生态赋能者”升级?

  李峰:当前科技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再保险正从“风险分担者”向“风险减量管理者”跃迁,这需要跨行业、跨机构协同作战、优势互补。

  登记交易中心刚起步,其现阶段首要任务是聚机构、强功能。2024年登记交易中心配合组建由中国商飞牵头设立的聚合体,实现原保险、再保险中资闭环再保分入机制,推动中国保险业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影响者”转变。今年登记交易中心设立6家境外机构长期驻场交易席位,覆盖巴巴多斯、刚果(金)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开展9期再保险“集市”,畅通业务交流与国际合作。

  下一步,登记交易中心将持续深化公信力建设,随着交易规模扩大、数据监测完善、市场影响力提升,把功能从撮合交易延伸至生态赋能,如研发全球风险地图、机构风险画像等工具,真正从“交易场所”升级为“生态赋能者”,与各方携手共建开放共享新生态。

  推动中外再保险市场“双向奔赴”

  《中国银行保险报》:如何设计机制凝聚行业合力?登记交易中心对提升中国再保险市场国际吸引力有何作用?

  李峰:再保险市场天然具有开放、国际化特点,中国保险市场体量大、后发优势强,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吸引力持续提升。登记交易中心筹建时就充分兼顾国内外制度差异与机构需求,广纳行业建议,坚持“以规范化增强互信、以标准化降低交易成本、以透明化消除信息不对称”核心理念,积极推动中外再保险市场“双向奔赴”。

  目前登记交易中心建设“稳中有进”,示范窗口作用逐步显现,已成为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板块,机构集聚方面积极拓宽入驻范围,交易配套服务方面已实现跨境结算、数据出境便利化及增值税发票电子化。

  市场建设初期,监管与地方政策积极推动业务聚集,长期看,登记交易中心优势在高效业务流程、安全履约管理与丰富承保机制。这些将持续提升交易效率,助力行业强化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能力,为全球风险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银行保险报》:上海保交所在全球保险市场希望扮演何种角色?实现这一愿景,需构建哪些软实力?

  李峰:纵观全球再保险市场历史,历经百年演变,伦敦、北美等地区已形成多个世界公认的再保险中心。近年来,多个新兴经济体也对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提出设想。在中央战略部署下,登记交易中心作为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愿为中国保险市场高水平对接国际市场搭建“战略通道”,与全球同业重塑风险治理版图。

  我国再保险业务潜力大,规模是基础,上海保交所更需构建诚信可靠高效的履约环境,提供丰富多元的风险分散工具,吸引聚集国内外专业人才和承保能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