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增持股票!37万亿元险资投向这些领域→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王莹

  险资最新投资图谱出炉!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披露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7万亿元,达到37.4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3.73万亿元,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39万亿元。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预计,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全年将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也将是行业投资资产规模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由负债端保费规模持续较快提升带动。

  加码股票投资

  超37万亿元险资是如何配置的呢?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合计为5.59万亿元,较年初的4.11万亿元增加1.49万亿元,涨幅高达36.2%,在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从年初的12.3%提升至14.9%。

  值得注意的是,近六成的增量为三季度单季所贡献。当季,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较二季度末环比增加8640亿元。其中,股票增加5524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增加3116亿元。孙婷认为,这主要受三季度股市走强带动,除新配资金外,股价上涨和基金净值提升也有较大影响。

  单就股票投资来看,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的余额为3.62万亿元,较年初的2.43万亿元增加1.19万亿元,涨幅近五成。

  其中,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达10.12%,较二季度末环比增加1.31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达8.74%,较二季度末环比增加0.41个百分点。

  险资对于权益投资的热情,从举牌动态中也可见一斑。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17日,年内已有24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合计举牌次数达32次,追平过去四年——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2024年(20次)举牌次数的总和。

  在资本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加大权益资产配置贡献的投资收益水涨船高。受益于此,上市险企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中国人寿601628)、中国人保601319)、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太保601601)、新华保险601336)在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39亿元,同比增长33.5%,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3476亿元)。

  中泰证券600918)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分析称,2025年4月低点以来,A股走出“慢牛”行情,三季度单季沪深300指数上涨约18%。相比2024年A股剧烈波动,2025年以来A股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且红利和成长板块轮番上涨,带动赚钱效应持续释放。保险资金配置均衡多元,红利及成长板块共同组成了险资权益投资的哑铃型结构,相关持仓收益有所提振。

  债券占比回落

  与此同时,债券始终是险资投资的“压舱石”。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合计为18.18万亿元,较年初的15.92万亿元增加2.25万亿元,涨幅为14.1%,规模仍居各类投资品种之首。

  不过,两类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在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为48.5%,较二季度末的49.3%略有回落。

  具体而言,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为17.2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2859亿元,在其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为51.0%,较二季度末下降0.88个百分点。孙婷分析认为,是受三季度利率上行导致的账面价值减少影响。

  另一边,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余额为9699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244亿元,在其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为40.62%,环比继续提升。

  除债券之外,险资对银行存款的投资也在持续收缩。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的余额分别为2.49万亿元、3742亿元,在各自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分别为7.4%和15.7%,环比继续下行。

  谈及险资后市的投资情况,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债券投资方面,配置占比可能保持稳定而非进一步大幅下行。“债券仍是险资最重要的配置资产,虽然新增资金向权益倾斜,但随着近些年超长债和政府债持续放量,险资久期缺口压力或减小,债券作为‘压舱石’的地位依然重要”。

  孙婷指出,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企稳于1.81%左右,预计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继续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