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企业,如何以并购决胜全球?

来源: 中国黄金报 作者:许勇

  10月24日,天津。在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市场情绪在狂热与审慎间摇摆之际,一场关于中国黄金600916)矿业未来的深度对话在紫金矿业601899)主办的紫金论坛上展开。来自企业、智库、投行与专业服务机构的顶尖专家齐聚梅江会展中心,围绕矿业企业的“胜负手”——并购,剖析全球资源错配格局下,中国黄金企业如何以战略性海外并购化解资源瓶颈,在全球矿业版图中强势崛起。

  海外并购

  淡化价格波动,锚定价值核心

  当国际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位,“价格波动是否影响并购节奏”成为现场首个焦点,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真正的并购决策应超越短期价格依赖,回归长期战略与价值发现。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沈绍阳以近20年海外实践为证:截至目前,紫金在海外17国布局项目,9个黄金矿山均通过并购获得,覆盖金价低谷与高位周期。“黄金价格不应成为并购决策的核心影响因子,不同金价下有不同机会,关键是选中符合战略导向、具备价值潜力的标的。”他说。

  沈绍阳进一步指出,并购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价值。“从项目鉴别、收购执行到运营整合,每一环都需以价值为指引。”他表示,正如紫金收购的苏里南项目,经技术优化与运营提升,仅一年便扭亏为盈,印证了价值挖掘的关键作用。

  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宜方则点出黄金产业的长期趋势:品位越来越低、开采越来越深,从百年维度看,金价始终上涨。但在她看来,这并非“追涨并购”的理由,市场正呈现差异化机会。

  “部分此前亏损的小公司因金价回暖放弃出售,部分大型项目却因估值提升释放转让意愿,且大公司合并趋势显著,体现以并购求规模增量的行业逻辑。”杨宜方说,“获取资源最快的方式是并购,最便宜的是勘探。赤峰黄金600988)在关注并购的同时加大勘探投入,而论坛展厅内钻机设备的增加,也侧面反映行业对自主找矿的重视。”

  杨宜方强调,企业需保持定力,不被短期金价冲昏头脑,更要综合考量标的的扩产空间、资源潜力与税收风险。

  中资企业实力跃升

  内功修炼筑基,外部机遇赋能

  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中资矿企黄金并购交易额达76亿美元,较2014至2015年增长128%,远超全球同期40%的增幅。这一成绩背后,是中资矿企“内功”与外部机遇的双重驱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李维明表示,在企业层面,“四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能力、国际化战略落地能力、资源国合作能力(负责任开发、本地化经营)构成核心支撑;在外部环境层面,中国长期坚持的互利共赢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资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和信任基础,而全球矿业市场的阶段性机遇,也为有实力的中资企业提供了并购窗口。

  摩根士丹利亚太综合工业投行主管、董事总经理沈晨则从资本市场视角印证价值:紫金黄金国际在香港上市,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国际配售(除基石投资人外)认购33.4倍,香港公开发行散户认购240.7倍,老股东优先认购22.4倍。

  “投资人认可的不仅是紫金矿业的并购能力,更是其并购后的价值创造能力。”沈晨介绍,紫金矿业拥有低成本获取资源的能力,收购后的勘探增储能力,以及卓越的运营整合能力。

  据了解,紫金矿业通过海外黄金项目的并购,获得每盎司资源量的成本只有行业平均的一半,自主勘探获得的额外资源量,成本只有行业平均的三分之一,自主勘查获得超过50%的黄金、铜资源,超过90%的锌(铅)资源,并能够在短时期内通过自有的技术实力、运营能力,快速激活有挑战的、有瓶颈的黄金项目。

  “紫金黄金国际净利润占比不足20%,市值却占整个矿业板块的40%。”沈晨总结道,“这正是资本市场对‘紫金模式’的高度认可。”

  风险应对

  “三力合一”,开启黄金时代

  中资矿企海外并购成果显著,但资源国政策变化、资源民族主义等风险仍需警惕。

  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部矿业及金属团队合伙人张如结合案例剖析挑战:几内亚西芒杜项目要求生产本地化、限定劳工数量,改变企业原有业务模式;智利从价计征权益金、刚果(金)资源利润税、秘鲁拟开征的暴利税,均为矿业特有新税种。

  “实操口径与理论存在差异,需企业提前合规研判。但风险中亦有机遇。”张如介绍,多国出台优惠政策(如阿根廷RIGI政策可降所得税、优化结汇),且ESG与税收优惠、碳税减免挂钩,提升ESG水平既能降本,也能构建和谐社区关系,正成为应对资源国诉求的关键工具。

  而在企业层面,本地化融合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购只是起点,整合才是考验,而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关键。语言能力不重要,尊重不同文化、制度的心态才是核心。”杨宜方表示,赤峰黄金通过高频沟通,将“让更多人因矿山发展受益”的理念落地,化解文化差异矛盾。

  沈绍阳则提出“融入国际矿业体系”的长远视角。“矿业是全球化产业,资源国对就业、产业链的要求,与国内地方诉求本质一致,应将资源民族主义视为中性诉求,通过技术输出、产业升级,实现真正互利互惠。”他说。

  “产业变革的背后是人的变革,人的变革源于思想的变革。”紫金矿业集团首席行业研究员兼上海代表处主任黄孚认为,在逆全球化思潮下,矿业的全球化属性更凸显,中资企业需以开放心态融入全球产业链。

  与会嘉宾一致表示,中国黄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依托“三力协同”:政府层面的战略定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与国际话语权;企业层面的经营能力,从技术创新、并购整合到风险管控,构建全链条竞争力;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提供投行、咨询、法律等服务为企业全球化保驾护航。

  如今,中国黄金企业正以独特路径在全球崭露头角。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将全球化思维融入战略布局,将价值创造作为并购核心,中国黄金产业有望在全球黄金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真正将变革时代转化为中国黄金企业的黄金时代。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