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保险陷多重难题:产险增长“踩刹车”,总精算师离职,消费者投诉激增

来源: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赵子祥

  作为国内保险行业领军企业,中国太平洋保险(下称“中国太保601601)”)正面临业务、管理与合规的多重挑战。10月16日晚,公司发布公告披露,2025年前9月,其核心子公司之一太平洋产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仅增0.1%,增长近乎停滞,市场竞争力显颓势。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5年年内公司高管团队变动频繁,总精算师等关键岗位人员相继离职,或影响团队稳定性。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其销售误导、理赔受阻的投诉密集爆发,监管层面亦因合规漏洞多次开出罚单,这家老牌险企正遭遇发展“寒流”。

  产险业务陷入增长瓶颈,总精算师离职

  在保险行业整体保持一定增长势头的背景下,太平洋保险的产险业务却显露出增长乏力的迹象。旗下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重要业务板块,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相对缓慢。

  10月16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其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99.55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1%。中国太保两家子公司前9月共实现保费收入3923.91亿元。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保费收入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太平洋产险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逐渐落于下风。近些年车险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大险企纷纷通过优化理赔服务、创新产品形态来抢占份额,而太平洋产险在这方面的动作似乎未能跟上节奏。

  与此同时,太平洋保险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高管变动,10月10日,公司公告披露显示,总精算师张远瀚因工作变动辞去总精算师职务。总精算师在保险公司的运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风险管控等核心工作,其离职无疑给公司的精算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这并非太平洋保险近期唯一的高管变动。8月29日,公司称收到股东代表监事朱永红递交辞呈,工作变动辞去本公司监事会主席、股东代表监事的职务。6月25日,公告称因工作原因,谢维青已向本公司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董事会科技创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职务。

  而在4月8日,因工作变动原因,蔡强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决策及ESG委员会委员职务。3月20日,收到顾越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太保产险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与资产负债管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职务。

  2025年以来,公司高管层的人员因各类原因流动较为频繁,这种频繁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公司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效率。一个稳定的高管团队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频繁的人事调整容易导致战略规划的中断和业务方向的摇摆。

  投诉密集爆发,消费维权风波持续发酵

  据《江苏经济报》日前报道,太平洋保险近期消费维权风波再起,消费者投诉密集爆发。从黑猫投诉平台的多起投诉案例可以看出,太平洋保险在销售环节和理赔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在销售环节,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的情况屡见不鲜。

  例如有消费者反映,业务员承诺“有病治病、没病当存钱,生了大病可以拿保额去买保养品”,但实际投保后发现与宣传严重不符;还有业务员以“交满能拿回本金”为诱饵推销终身寿险,消费者缴纳数万元保费后才发现退保只能拿回少量现金价值。

  更有甚者,业务员为了冲业绩,违规向消费者返还合同外佣金,如某消费者就收到了业务员返还的1500元佣金,这显然违反了保险行业的监管规定。

  在理赔环节,同样问题重重。有消费者投诉太平洋保险青岛分公司在车辆理赔时存在骗保行为,理赔员在未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完成理赔,导致车辆出现众多质量问题,且维修单位不具备汽车维修资质,存在过度扩损理赔的情况。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在健康险理赔时遭遇阻碍,保险公司以各种理由拒赔或拖延理赔,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证券之星注意到,10月9日,有消费者投诉称,2018年12月被太平洋保险以“内勤人员”岗位招聘,实际却被要求冲业绩自购保险,且对保险责任内容毫不知情,最终投保了两份相同保险。此类“招聘式销售”手法,将求职需求与保险销售捆绑,严重侵犯求职者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反映出太平洋保险在人员招聘与销售管理环节的边界模糊,合规管控存在明显疏漏。

  这些密集的投诉反映出太平洋保险在客户服务和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监管处罚不断,合规经营面临挑战

  除了消费者投诉的外部困扰,2025年,太平洋保险遭遇了多次监管处罚,凸显其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2025年9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对太平洋人寿太原中心支公司的处罚决定,该公司因“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财务数据不真实”被处以41万元罚款。

  9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对太平洋人寿衢州中心支公司罚款50万元,原因为“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

  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及相关责任人开出合计1074万元罚单,主要涉及违规使用保险条款费率、数据报送不准确等问题。

  这些频繁的监管处罚不仅给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公司在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合规经营等方面存在系统性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监管处罚和市场制裁,甚至可能影响到公司的业务牌照和持续经营能力。

  太平洋保险作为国内保险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如今却陷入了保费增长乏力、高管变动频繁、消费者投诉密集、监管处罚不断的多重困境。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变化的外部因素,也有公司内部管理不善、合规意识淡薄的内部原因。

  要走出当前的泥沼,太平洋保险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产险业务的增长动力,建立稳定的高管团队,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等。只有这样,太平洋保险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回行业发展的正轨。否则,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这家老牌巨头可能会进一步被边缘化,面临更加严峻的发展挑战。(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