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淘金!险企抢滩布局健康管理领域

2025-09-18 21:09:17 来源: 北京商报

  大健康领域无疑是保险行业转型的一大“风口”,各大险企纷纷布局。9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进军健康管理产业的保险公司并非人保健康一家。头部险企早已在“保险+健康管理”赛道深耕,一场围绕健康服务生态构建的行业竞争正全面铺开。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加速,行业竞争正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保险保障+健康评估+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较量。不过,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平衡、成本与效益匹配等难题,仍为险企的“健康淘金路”设下考验。

  健康管理子公司落子

  9月17日,根据监管批复文件,人保健康获批出资2亿元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人保健康在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后续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与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风险隔离、关联交易管理等制度,切实防范风险传染和利益冲突。同时,应当有效履行股东职责,督促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实际上,险企一直在“保险+健康管理”的方向上有所布局。如泰康保险集团拥有泰康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招商信诺人寿设立了招商信诺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金融监管总局曾表示,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通过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疾病康复,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健康水平,丰富健康保险业务内涵,促进健康服务资源的合理使用,优化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将支持保险行业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更好融合发展的同时,积极研究拓宽可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保险产品范围的可行性和路径。而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无疑是保险公司落地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路径。

  当前,健康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且政策支持保险行业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在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看来,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升客户黏性,满足客户对个性化、全面化和持续化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符合“健康中国”战略所倡导的理念。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将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结合,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赔付率,例如预防疾病发生或早期干预可以减少高额医疗支出;另一方面,增强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客户购买附加健康管理服务的保险产品。从单纯保险赔付转向综合健康服务提供商。

  此外,保费高速增长时代逐渐过去,延伸产业链寻找新的增长点对险企来说显得尤为急迫。而健康管理也将成为健康险的一大卖点。可以说,保险公司投资健康管理产业的大方向已经确定。

  数据难题待解

  健康管理子公司陆续落地,健康险市场的竞争正在从“产品比拼”转向“生态较量”。业内普遍认为,未来能整合“保险保障+健康评估+医疗服务”的全链条资源的险企,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尽管生态化布局成为趋势,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张玥提到,目前健康险与健康管理领域的合作面临一些问题,包括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平衡难题,健康管理需大量用户数据,但保险机构需确保合规;服务标准化不足,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用户体验和信任。此外,成本与效益的匹配问题也存在,初期投入高但回报周期长,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盈利压力。相关人士提到,健康管理投入回报周期普遍需5—8年,而险企短期业绩考核压力大,易导致资源错配。

  面对高成本、高投入的健康管理市场,保险公司该如何转变思路,寻求破局之道?张玥认为,一方面要聚焦核心领域,优先布局需求大、效益明显的细分市场,如慢病管理或预防保健,加强与医疗科技公司合作,利用数字化手段(如AI健康评估、远程监测)降低成本;也需要考虑推动政策支持,争取有关部门在数据共享、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扶持,降低运营障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