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3亿人!这一行业规范正式发布

2025-05-13 15:06:21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孙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达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22%。如何让这一庞大人群得到更为满意的保险服务?近年来,保险行业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适老化建设,但是尚未形成规范,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服务适老化改造标准体系。

  5月1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从服务渠道、产品服务、理赔服务、增值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环节,为保险机构有效、合理地进行服务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具体指导和依据。

  据了解,《服务规范》由国寿寿险、阳光产险牵头,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601336)、泰康人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中华财险等单位成立工作组,于2024年初正式启动编制工作。2024年8月,《服务规范》标准形成征求意见稿,经过多次易稿,最终完成了标准制定工作。

  重视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需求

  《服务规范》鼓励保险机构加大适老化产品研发力度,充分考虑老年人群风险特点和保障需求,以及在为老年人群提供各类服务场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推出更全面的保险产品。

  例如,《服务规范》提出,研究提高投保年龄上限,重视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科学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状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体给予合理保障。

  《服务规范》还提出,发展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科学厘定费率,提供多种方式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重点关注失能失智、高龄慢病、生活困难等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

  此外,开展“保险+服务”经营模式,整合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方式,加大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养老照护服务的衔接力度;精准对接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老年用品租赁、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保险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保险产品;探索为失能失智群体提供特定护理机构,提供具有风险减量管理功能的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产品,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

  不得将保险与银行存款作不当类比

  在向老年客户销售产品时,《服务规范》强调保险机构销售人员应明确介绍产品属性,客观、准确介绍保险责任或保险产品收益。

  在产品推介时,不得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及其他资产管理类产品作不当类比,不得为不确定利益的保险产品承诺保证收益。

  保险销售人员应放慢语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采用认可度较高的无二义性的术语进行描述,待老年客户理解当前内容后再进行后续讲解。

  保险机构还应建立合理的服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老年客户产品销售过程的监督保障。

  为老年人推出“保险服务代办”

  在理赔服务方面,《服务规范》鼓励保险机构优化老年客户理赔业务办理流程,缩短理赔时间,减少“跑腿数量”,切实为老年客户提供便捷、“友好型”服务。

  具体而言,一是为老年客户提供7×24小时报案服务及保险理赔咨询服务。

  二是及时告知老年客户理赔注意事项,指导老年客户备齐索赔资料。对索赔资料提供齐全的,应及时予以受理。

  三是推出“保险服务代办”功能,老年客户可授权客户经理或者亲友,代为办理理赔业务。

  四是为行动不便、确实难以临柜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理赔服务,或通过远程人工视频方式指导老年客户进行线上理赔。

  五是不应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逾越制度随意要求老年客户提供各类材料。不应出现因未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导致老年客户多次提供的情况。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