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上市险企一季度合计保费收入约2445亿元
近日,多家上市险企陆续披露一季度保费收入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已有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601601)”)、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601336)”)、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在线”)公布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以下简称“保费收入”)情况,3家上市险企一季度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444.98亿元,同比增长11.9%。
受访专家表示,多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上升,与营销体系改革、产品创新、头部优势效应等因素有关。随着居民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今年全年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头部险企优势明显
今年一季度,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中国太保旗下两家子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633.23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人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财险”)各实现保费收入1002.15亿元、63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1.0%。众安在线一季度保费收入为79.57亿元,同比增长12.3%。
对于今年一季度上述险企披露的保费收入情况,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市场格局下,头部险企的优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会继续加剧,上市险企的市场份额也会普遍上升。近年来,头部险企不断在营销体系上改革转型,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客户经营,提高人均产能,整体经营上也呈现出较好势头,因此,保费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呈现较好的上涨趋势。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表示,随着居民对保险的需求持续提升,部分险企积极拓展业务,进行产品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同时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能够更好地触达客户,也拉动保费收入上涨。
预计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多项利好政策落地、消费者保险需求不断释放,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上市险企保费收入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表示,预计今年一季度,人身险方面,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NBV)平均同比增速为17.2%,整体延续增长趋势,但渠道表现或有分化。其中,预计个险渠道有所承压,银保渠道延续快速增长。财产险方面,行业保费增速将逐月提升。预计综合成本率将显著改善,上市险企承保利润有望同比大幅增长,推动利润稳健增长。2025年,预计险企的综合成本率有望在赔付高基数下回落、费用压降等贡献下持续改善。
展望全年,杨帆认为,从整体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居民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今年全年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监管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险企保费收入走势产生一定影响。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人身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通知》提出,增强长期服务能力。对于缴费期5年(含)至10年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得少于3年;对于缴费期10年及以上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得少于5年。
人身险占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的主要部分,而个险渠道则是获得人身险行业保费收入的重要渠道。就《通知》对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影响,杨帆认为,一方面,通过佣金递延发放、佣金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等改革措施,能够促使保险销售人员注重长期服务,有利于长期保费收入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在个险渠道改革过程中,保险公司也可能会面临短期的调整和挑战。比如,部分代理人可能会因为收入结构的变化而出现流失,在短期内可能会对保费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