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亿元!中意财险“合转外”后首次获股东增资
再获外资股东加码,中意财险上调增资金额。
4月14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中意财险日前披露公告称,股东忠利保险做出决议,同意中意财险2025年增资3.92亿元,折合约5100万欧元。
这是中意财险合资转外资后首次增资。增资完成后,中意财险注册资本金将增至16.92亿元。该增资事项需待监管核准后生效。
根据公告,本次增加的注册资本由股东忠利保险全额认购,且已包含2024年12月中意财险董事会和2025年2月股东已审批通过但尚未完成的4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06亿元)的计划增资。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中意财险曾公布一笔4000万欧元的增资计划。对比两次公告来看,中意财险拟增资额较此前增加约0.8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意财险成立于2007年4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意大利忠利集团合资组建,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立的首家合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
2023年11月,中油资本(000617)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意财险51%股权,拟出清所持股权,转让底价为7.74亿元。
两个多月后,2024年1月,中意财险外资股东忠利保险以约99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74亿元)收购中意财险51%的股权,实现对中意财险的全资控股。自此,中意财险从一家国资控股的中外合资机构变更为纯外资保险机构。
彼时,忠利保险表示,收购中意财险是一项长期战略投资,目的是在中国发展由集团完全拥有和控制的产险业务,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2024年5月,该项股权转让获得监管批准;同年9月,中意财险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并取得新的营业执照。2025年3月,意大利忠利集团宣布,已完成对中意财险的股权收购。
事实上,忠利保险拟对中意财险增资是保险业不断深入对外开放进程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里,多家外资保险机构通过股权收购、战略投资等方式,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布局。截至2024年9月末,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2.82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7.5%。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主动融入全球、面向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更是在效率层面和能力层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从业绩表现来看,尽管拥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但中意财险的净利润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中意财险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287.79万元。随后的三年,中意财险虽然保持盈利,但净利润逐年下滑。2013年至2015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46万元、341.44万元、214.61万元。
到了2016年,中意财险重新陷入亏损,并且连亏三年。2016年至2018年,中意财险分别亏损2998.15万元、1.01亿元、2179.8万元。
2019至2023年,中意财险再次实现连续盈利,净利润分别为604.31万元、987.52万元、954.78万元、2816.3万元、3259.78万元。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意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10.12%;实现净利润1747.99万元,同比下滑46.38%;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62.65%,最近一期风险评级为BB级。
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意财险表示,2024年保费实现双位数增长,基本达成利润目标,绿色保险/国际业务保费超2亿元,交叉销售保费超5000万元。2025年将继续优化车险业务、扩展个险业务和健康险业务、优化理赔流程和加大数字化应用等。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