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的黄金首饰价格快翻倍了”,投资者却“心慌”:害怕突然崩盘
华夏时报记者 李明会 北京摄影报道
4月3日亚洲交易时段,受特朗普超预期的关税战,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伦敦现货黄金早盘一度飙升至3167.77美元/盎司,日内涨幅达到近37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同日,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足金首饰价格突破960元/克大关。
当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内品牌金饰价格愈发接近1000元/克的心理价位线了。“用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长期来看仍将呈上升趋势,(国际金价)甚至突破5000美元乃至1万美元大关也只是时间问题。”
“别人贪婪,我恐惧。”面对持续走高的金价,90后黄金投资者小亦却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黄金暴涨,别人都想囤金赚钱,她却害怕黄金突然崩盘。“目前持有的400克黄金首饰价格快翻倍了,金价涨得太快,让我莫名心慌。”
像她一样,有着同样心态的持金者或黄金投资者不在少数。面对持续走高的金价,他们在纠结是要“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拿住”,“赌”一把能否“笑到最后”。
截至记者发稿前,国际金价冲高回落。其中,伦敦现货黄金报3130. 51美元/盎司,跌幅0.05%;纽约黄金期货报3151.70美元/盎司,跌幅0.46%。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
黄金,无疑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受追捧的资产。
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全年累计涨幅超过26%,国际金价在2024年内连续40次刷新历史记录。
进入2025年,国际金价更是一路“狂飙”,伦敦现货黄金年内涨幅近20%,3月份单月涨幅更是超过9%。3月31日,伦敦现货黄金站上3100美元的关口,再创新高,而这距其3月14日冲破3000美元大关不过半月。
受国际金价影响,4月3日,北京多家金店足金挂牌价高达962元/克,直逼千元大关。
不过,金价一路高歌猛进之下,国内黄金消费市场却“冰火两重天”——首饰金遇冷,投资金条、积存金备受追捧。
据中国黄金(600916)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532.02吨,同比下降24.69%;金条及金币373.13吨,同比增长24.54%。
与此同时,老凤祥、周大福、梦金园等知名珠宝企业更是在2024年遭遇业绩缩水。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面对金价不断攀升的压力,当前头部黄金品牌纷纷加码“克减”及工费优惠吸引消费者。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商超的黄金珠宝销售专区,菜百首饰、周生生、老庙黄金等针对部分或全部产品推出“克减”优惠,每克优惠力度之大,能较当日金价减少100余元。不过即便如此,仍难逃“促销热、客流冷”的尴尬局面,即使是在周末这样客流量超高的时期,来逛该销售专区的人仍显“冷清”。
黄金还能上车吗
从目前的投资渠道来看,相比实物金,投资变现更为灵活的银行积存金和黄金ETF成为不少普通黄金投资者的主要选择。
不过,在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后,普通投资者还要继续持有,甚至是加仓吗?
金价高位之下,投资者的态度也在分化。有投资者表示担心,直言“像是黄金最后的疯狂,随时都会崩盘”,但也有投资者认为黄金长期上涨的逻辑没变,高呼“乱世囤黄金”“继续吃肉”。
4月3日,知名经济学家盘和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内黄金上涨是特朗普关税政策超过预期,超预期政策可能引发世界性的贸易战,会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不确定性,而这就成为当前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在他看来,投资人分两种,“投机”和“投资”。“短期投机的投资者可以继续加码,因为世界经济局势动荡还没结束,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不宜追高,因为黄金价格当下受情绪影响较多,存在非理性上涨的情况。”
同日,星展银行投资策略师邓志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短期内黄金最大的推动因素是避险情绪,这里结合了对全球关税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特朗普新政不确定性等等。
“但这些估计都是短期效果。”邓志坚表示,中长期继续保持看好黄金。“因为我们认为黄金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央行/机构和散户都在去美债化和美元化。美国政府债务已经达到36.6万亿美元,占实际GDP已经高达150%。全球央行有能力去美债化的国家都在减持美债,增持经济更稳的国家债券、企业债,以及最关键的黄金。另外,美债的减持和美联储减息的合力下,美元已经从高位回落了接近10%。对于机构和散户而言,投资美债和美股必然以美元计价,所以对冲美元最主要的工具就是黄金。”
邓志坚同时建议,期待以短炒获利的投资者要小心,但如果以获取中长期增长为主的投资者,可以分阶段增持。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