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买买买 全球央行买金不恐高
4月2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3114.90美元/盎司附近。周一,黄金以自1986年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收官,并突破每盎司3100美元,成为贵金属历史上最显著的涨幅之一。周二冲高回落,现货黄金早些时候一度涨至3150关口附近,刷新历史高点至3148.85美元/盎司,但随后因获利回吐而有所回落。
屡创新高的黄金在历史高位上开始震荡,而从近期披露的信息看,作为长线投资者的全球主要央行在黄金新高之旅中,采用了一路买买买的方式,持续增持黄金。
中国央行连续四个月增持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54%,全年购金规模连续第三年突破千吨。今年1月,全球央行净购黄金为18吨,最大的黄金机构买家是乌兹别克斯坦央行。
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2月末黄金储备为7361万盎司,较1月末的7345万盎司增加16万盎司,连续四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央行买金“潮流”始于20年前
海外市场有机构认为,过去几十年间,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过去40年中,各国央行曾致力于减少黄金储备,但在大约20年前,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央行开始增加黄金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储备排名前四的央行——美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至少20年没有改变其黄金储备量。然而,在前四名之后,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变动较为频繁。尤其是俄罗斯,其黄金储备量已达到2333吨,成为全球第五大黄金持有国。尽管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几乎没有变化,但在2005年至2022年间,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之一,其黄金储备增加了近2000吨。
此外,波兰、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较小的黄金持有国在过去一年中也大量增持黄金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自2006年以来,各国央行的黄金持有量激增,从约2亿金衡盎司增长至11.6亿金衡盎司。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荣晓敏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