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理财产品年回报率不及3% 春节后“固收+”理财业绩分化加剧
春节后“固收+”理财产品新成立280只,权益资产配置趋势明显,ETF配置热度上升,市场关注科技与消费板块。
春节后,“固收+”理财产品持续升温,仅一周内新成立产品达280只。数据显示,2025年2月6日至13日,新成立的“固收+”产品中,一年期内的产品占215只。业内人士认为,利率下行背景下,纯固收产品吸引力降低,“固收+”策略兼具进攻与防御特性,更能满足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从配置策略来看,“固收+权益”趋势凸显。中信证券研报显示,1月份纯固收产品规模增长1300亿元,含权的“固收+”产品规模增长1800亿元。某理财公司业务人士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下,各家公司增加股票、可转债、基金等多元资产配置,以争取更高收益。
春节后,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AI主题带动股市回暖,加剧了理财资金对权益资产的配置预期。平安理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2025年权益市场呈现较好配置机会,科技成长、内需消费等板块值得关注。此外,长债利率下行提升了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被动指数基金配置热情升温,宽基ETF、黄金ETF等资产受青睐。数据显示,2月5日至13日,288只被动指数ETF实现资金净流入221.28亿元。博时基金副总监万琼表示,近两年机构投资者将主动基金头寸转向被动基金,主动偏股型基金超额收益逐年下降。
“固收+”产品同质化严重,配置能力加剧产品收益分化。南财理财通研报显示,2024年超180只“固收+权益”产品收益率超5%,平均回报为3.41%。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固收+”理财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3.2273%。
上述理财公司业务人士指出,“固收+”产品业绩差异主要受“+”的配置策略影响。把握好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在合适时间配置更合适资产,是实现稳健收益的关键。中信证券分析指出,未来理财机构将注重多元化投资,通过权益、期权、委外等途径增厚收益。
平安理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2025年“固收+”产品将迎来更广阔的配置需求,但对理财公司交易策略研发和捕捉市场波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