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大上市限企去年保费收入2.56万亿元,中国人保增长6.56%增幅最大
截至目前,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去年保费收入悉数披露结束。数据显示,中国平安(601318) 、中国人保(601319) 、中国人寿(601628) 、中国太保(601601) 、新华保险(601336)共计实现保费收入25597.63亿元,同比增长2.9%。
具体而言,2022年,中国平安保费收入7691.4亿元,同比增长1.16%;中国人保保费收入6191.58亿元,同比增长6.56%;中国人寿保费收入6152亿元,同比下降0.78%;中国太保保费收入3931.66亿元,同比增长8.4%;新华保险保费收入1630.99亿元,同比下降0.23%。
从国内保险业 基本面来看,人身险是关键盘。
虽然长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但其中长险期交首年保费为182.49亿元,同比增长0.8%。
寿险转型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人口红利减退的原因,行业代理人已从900万降至400万;也有疫情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居民消费能力减弱的原因;还有普惠型保险有关重疾险 等传统价值业务的冲击……最根本的是,行业过去的以保单销售为中心的粗放发展,已经与客户发出的真正解决风险转移问题的需求不再匹配,供给侧改革成为必然。不过,一些积极因素已在累积。
行业独特的风险保障和长久以来储蓄优势,仍然有长久以来空间。
车险综改之下,财险龙头规模和盈利优势在2022年充分体现,上市财险公司占据领先优势。
在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仅开展人身险业务,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既有人身险业务也有财险业务。其中,人保财险是中国人保集团业务和利润的“支柱”,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业务重心都是人身险业务。因此,从上市险企整体来看,人身险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基本面,也影响着保险股的表现。
从上市险企去年的人身险业务来看,寿险收入同比“四负一正”。
财险业务收入增长强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车险保费收入已经走出了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寿险方面,五家险企旗下寿险公司2022年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53万亿元,同比下降0.93%。此外,除太保寿险外,其他四家险企均为负增长。
开源证券分析团队认为,12月单月寿险总保费受有所承压,春节后展业能力或明显恢复。
从中长久以来维度看,寿险负债端有望底部复苏,理财型产品需求提升、代理人降幅收窄、寿险转型见效和居民保险意识和能力提升均有望构成2023年保险复苏的驱动力 。
财险方面,财险“老三家”仍然保持正增长状态,整体增速较前11月有所放缓。
东吴证券还指出,当前市场环境类似2021年第四季度,综合考虑长端利率、机构持仓和外部环境,板块修复至2021年第四季度平均估值水平可期。
若后续负债端复苏超估计,将进一步提升板块估值。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国资委、工信部发声 推动6G技术发展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或在4-5月出现反弹
- 广汽集团:已做好打“价格战”准备
- 科技股霸屏3月十大牛股 ChatGPT点燃AI全产业链
- 6小时做成一款游戏;史玉柱也非常看好!游戏+AI 正在……
- 沙特批准!三大巨头去年大赚3500亿
- 中注协提示上市房企年报审计四大风险 已被监管层高度关注
- AI伦理之惑:马斯克等科技大佬为何拦停GPT-5
- 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免费试用7天
- 3月份56家公司领罚单—— 6家ST公司罚金均超百万元